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开展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原理课教学集体备课暨“党员公开课”活动

发布日期:2025-09-21  来源:   浏览次数:

为贯彻学校、学院关于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教研活动专项会议精神,近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开展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原理课教学教研集体备课暨“党员公开课”活动。此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孙国栋老师主持。

在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中,李冰老师结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中“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一原理,详细讲述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九三阅兵展示的强大成果,正是发扬伟大抗战精神所取得的。过去我们是钢少气多,现在是气多钢也多,这正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集中展现。

郑宁宁老师结合原理课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方面内容,重点讲述了人民群众主体和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将“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纳入人民战争体系。伟大抗战精神中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正是中国人民在把握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任帅霞老师结合原理第一章第一节“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重点凸显了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淬炼出来的伟大抗战精神的光辉历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高度统一的伟大成果,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共同铸就了抗战胜利的坚实根基,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实践启示。

高原老师结合原理课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方面内容,详细讲述了“历史主动精神”,即:抗战精神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思想的真理光芒。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奋起抗争,以惊人的历史创造力突破困境,自觉把握历史规律,用顽强奋斗重塑民族命运。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实践,完美印证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科学论断,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危急存亡关头敢于斗争、善于创造,在历史洪流中开辟复兴之路的伟大智慧与勇气。

原理教研室其他任课教师、党员同志也结合原理课的授课内容,把伟大抗战精神的主要内容有机融入到各自的教学实践中。

(撰稿:孙国栋;一审:丁亚仙,二审:司永海,三审:龚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