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新学期网络教学开课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时组织教师开展集体攻关活动,遴选将疫情防控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示范案例,把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鲜活案例及时写进教案、嵌入课堂,让大学生看到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效率、中国精神,更加真切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从而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李金凤老师结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理论成果”的讲授,指出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对当代中国着有深刻的影响和直接的指导意义,然后指导学生开展主题讨论,引导学生认清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要靠谁?我们党是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抗疫斗争的?

李宏宇老师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讲授,引导学生讨论“中国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制度优势在哪里?”经过热烈讨论,同学们在网络上发表了500多条评论留言,认为中国战胜疫情的三大优势是:集中统一的领导能力;万众一心的团结能力;强大无比的制造能力。

姬秀娟老师结合“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讲授,引入广大共产党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怕牺牲、逆行而上的内容,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

李铁老师结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历史变革”的讲授,专门安排了《从疫情防控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学环节,通过分析中西方国家在疫情预警、防控措施、防控效果等方面的不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学生由衷发出“我是中国人,我骄傲”的心声。

何峰老师结合“党的群众路线”的讲授,在网络课堂上分享了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学专业18-1班学生王喜涛主动参加许昌市无梁镇曹楼村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的事迹,让同学们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力量源泉。

王令云老师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的讲授,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领会在抗击疫情这个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英勇奋战、共克时艰,才创造了面对空前的疫情,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水不停,电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物资供应不断,社会秩序不乱的奇迹。

蒋玉涛老师结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讲授,追踪和回答了近期的三个时事热点问题:一是如何正确看待西方部分不良媒体炒作的所谓“口罩外交”? 二是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国务卿蓬佩奥炒作所谓的“中国病毒”,你看到了什么?三是从武汉重启,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你能得到哪些启示和感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引导学生养成冷静分析问题、辩证思考问题、理性解决问题的习惯,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解析出本质的东西,从各种海量信息中筛选出靠谱的信息。

贺琳斐老师结合“形势与政策”课讲授,围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开展头脑风暴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役中,作为一名大学生怎样才能更好地把爱国之情付诸于实践?”经过发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作为大学生,面对疫情要做到不恐慌不害怕,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科学理性态度,自觉遵守各项防护措施,对疫情防控保持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