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第一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根据《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实施方案》,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精神为主题,结合思政课线上教学,上好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思政第一课。
 
龚志宏老师结合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题,从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三个方面,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了进一步解读,引导学生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王令云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办奥,就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使冬奥会成为对外开放的助推器”的重要论述为视角,讲述了北京冬奥会以体育的力量将五洲四海的人们团结在五环旗下,不仅搭建了冰雪英雄竞技的顶级舞台,也架起了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特殊桥梁,展现出一幕幕各美其美、和合共生的现代文明融合场景。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发出命运与共、和衷共济的热切呼唤,充分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也为各国人民战胜困难、实现梦想注入了新的信心和力量。
 
申月霞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绩不仅仅在于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块奖牌,更在于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重要论述为视角,回望北京冬奥会中国冰雪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永不服输精神,强调奥运赛场上,从来不是只有冠军才值得喝彩,那些身处逆境依然心向高空,明知不可能却依然敢于上场、不懈挑战的人们,都是命运的胜者。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树立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拼搏精神。
 
王朝阳老师从中国女足姑娘勇夺亚洲杯冠军谈起,诠释了女足姑娘敢于拼搏、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以刚刚结束的2022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金牌第三名为例,向同学们阐述了中国运动健儿为国争光的艰辛历程,同时让同学们理解了体育所具备的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功能,引导学生从中深刻体会“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的理念,以及体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安秀玲老师以“一起面向未来,共筑强国梦”为主题,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北京冬奥会和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的图片资料,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习中国奥运健儿的拼博精神,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必将不可逆转地走向辉煌,实现伟大复兴。
                         (申月霞撰稿,孙喆一审,司永海二审,龚志宏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