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学校党委《关于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体系中的关键课程作用,近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继续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工夫,切实把实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思政课教学“无缝衔接”“零时差进入”的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案例。
在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中,李安胜老师结合原理“科学实践观”中“知与行的关系”,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合一”观点,重点讲述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蕴含的丰富的“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思想。《决定》提出的“三个面对”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系统认识的决定性作用。
康新亚老师结合“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以及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原理,详细讲述了《决定》中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大意义的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真理性认识。
袁蕊老师结合原理“辩证思维能力”中的“系统思维”内容,重点凸显了《决定》中“全面深化改革”所蕴含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这一重要观点。即: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系统思维强调全面、整体、动态地看待事物的相互联系。坚持全局观念,统筹规划;坚持动态调整,适应变化;坚持综合协调,平衡利益;坚持防范风险,增强韧性,确保中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保持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动权和持续性。
任帅霞老师结合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中的“量变质变规律”内容,详细讲述了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变化深刻体现了量变质变规律。其中重点强调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对以往改革开放的延续和升华,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又一次质变。《决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谋划改革、推进开放,提出系列重要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原理教研室的其他任课教师也结合原理课的授课内容,把《决定》的主要内容、具体举措有机融入到各自的教学实践中。
(撰稿:孙国栋;一审:丁亚仙;二审:孙喆;三审:龚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