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课堂、进课件、进教案、进头脑,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基层教学组织相继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专题教研活动,研究最佳融入点、切入点,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思政课教学“零时差融入”“无缝衔接”。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召开的专题集体备课会上,教师们经过热烈讨论,确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若干融入点:在第二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章节,重点融入全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与战略部署的新论述;在第三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章节,结合全会关于党的建设新部署,解析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在第四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章节,结合全会关于民生的相关部署,强化学生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解;在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章节,紧扣全会改革新举措,阐释改革对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作用;在第六章“推动高质量发展”章节,重点融入“六个坚持”原则、“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要部署;在第十三章“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章节,紧密结合全会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系列要求,强化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等等。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召开的专题集体备课会上,教师们探讨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若干融入点:结合第四章第一节第三目“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融入关于五年规划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内容,结合第六章第二节第二目“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融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等内容。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召开的专题集体备课会上,教师们确定要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关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等内容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讲深讲透。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集体备课会上,教研室主任孙国栋首先领学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了融入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吕东梅、任帅霞、高原三位老师分别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力理论,坚持人民至上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理论,“十五五”规划与价值规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等方面展示了融入的具体设想。
(撰稿:刘志筠、张君、朱坤、孙国栋;统稿:邱向玲;一审:丁亚仙;二审:司永海;三审:龚志宏)